品牌故事
BRAND STORY
以小攻大 创造奇迹
2023年08月20日  正规赌钱软件app

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热词是“猴子骑大象”“蟹吃牛”“草窝里飞出金凤凰”“蚂蚁啃骨头”,其中“蚂蚁啃骨头”还上了《解放日报》的头版,陈毅副总理为上海建设机器厂(现在的上海建设路桥机械设备有限公司)亲自题下“蚂蚁啃骨头”五个字。从此以后,“蚂蚁啃骨头”精神一路伴随着上海建设路桥机械设备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为“建设路桥”)成长。


五十年代,“小蚂蚁”攻大工件,自力更生,发愤图强。八十年代,“小蚂蚁”破“大铁碗”,大胆改革国企用工制度。而今,“小蚂蚁”啃大市场,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超常规跨越式发展。“蚂蚁啃骨头”是一种建设路桥的精神,也是上海电气的文化,时代在变,但其本质核心是不变的,在现在和将来的很多时候,其内涵都是上海电气精神上的支撑,并具有与时俱进的延伸意义。

当年蚂蚁啃骨头场景

当时,上海建设机器厂位于半淞园路,1956年公私合营时,由天鑫、浦东、复兴等五家小型机器厂合并而成。这些作坊形式的小厂原来分别从事船舶修理、三轮车修理、打铁等行当,规模也很“迷你”由几个人到几十人组合而成,合并后全厂没有一个工程技术人员,厂房十分简陋,在荒地上架起芦席棚作为车间,仅有的起重工具是一台3吨手拉葫芦,除此就是几部二三十年代的“老爷”皮带车床。这些车床都是老物件了,只能加工一些简单的小零件。

建国初期,百废待兴。为落实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发展需求,1958年6月,上海建设机器厂接到一项紧急任务,要求为上钢一厂加工两套转炉风圈。当这一任务下来后,工人们摊开图纸一看就大吃一惊,一张一比十的图纸,摊开来比两张办公桌还要大,而其中一个零件就重达11吨,宽3.6米,长4.6米。零件进厂时,连厂的大厂也进不来,只得破墙而入。当这样大的零件进了厂门,全厂职工都“傻眼”了,这“大家伙”即使放在全厂最大机床上,莫说是加工,就是工件重量也会把机床压塌了。而且要求十八天期限出成品,即使是国家投资买设备,也不会这么快完成。

出路只有一条,打破旧框框想出新主意。工人们毫不畏惧甚至跃跃欲试。于是,全厂在厂党支部的号召下,形成了人人献计的技术革新热潮。在船厂干过几十年修船活的张如清等工人们想到,轮船那么大,坏了也不能拉到机床上来修理,而总是把机器搬到船上去修理。由此得到启发:风圈虽大但总没有轮船那么大,是否也可以用工件不动,而把机床搬到工件上去的办法来进行加工呢?

这个想法博得了大家的喝彩。说干就干,有的担任设计机床的任务,有的找废料、配零件,有的找合适的机床部件。苦战了三天三夜,经过集体的“头脑风暴”,制成了一台台既可车端面又能镗孔的双头车床;用螺丝当“千斤顶”作水平面校调;用几台小机器同时对工件加工。一试车,效果极好。原来困难重重的任务却提前两天完成了。工人们在简陋的生产条件下艰苦奋斗,土法上马、土机上阵、工件不动、落地加工、以小攻大、“蚂蚁”围攻,小机器果然能加工大零件。此后,工人们用这种加工方法完成了多项艰巨任务。

当年的新闻纪录片《蚂蚁啃骨头》的解说词是这样描述的:工人们的智慧开出了美丽的花朵,活动车床像老鼠咬大象耳朵一样进行着切削。创造一件东西不是一帆风顺的,他们发现车速太快,扯到就容易损坏,厂长及时想出了办法,装上一个变速器来调节它的速度,现在车速正常了,用小机床干大活的土办法提前两天完成了加工任务,老师傅们形象地把这种方法比喻为“蟹吃牛”。

金日成参观照片

1958年12月4日,陈毅副总理陪同朝鲜金日成首相等贵宾来到上海建设机器厂参观,高度称赞了工人们的创造精神,看到工人用这种方法加工大型部件,脱口就说了一句:“这不是叫蚂蚁啃骨头吗?”参观了上海建设机器厂后,陈毅副总理很激动,两天后,他就是诗歌体的形式写了一篇文章,题目叫《参观蚂蚁啃骨头》,发表在《解放日报》上,报道了工人们创造的奇迹。


……

朝鲜同志到场首先受着全厂的欢迎。

大众欢呼向朝鲜政府代表团致敬!

首相同志问了党支书,问了厂长和工人:

什么是蚂蚁啃骨头?

答说:就是小厂小机器制造大部件,

就是用手工劳动和土办法制造现代机器产品,

就是从小件做起,最后把大件搞成。

 

这样节省了建设资金,

充分利用了新旧技术,

充分利用了一切废品,

更重要发挥了全体职工的干劲,

把干劲发挥到最大可能。

 

你们有没有工程师?

答说没有工程师,只有八个老工人。

他们工龄多少?

都是三十年以上。

这就是力量恐怕比工程师还行。

你们有没有设计图?

答说:我们也搞些草图,一面制造,

几次反复也能达到够格的标准。

 

首相同志称赞说:

这就是中国大跃进的一面!

你看这儿没有厂房,在露天就进行机械制造。

这就是穷办法,这是合乎科学的办法。

中国既然可以做,

朝鲜当然可以借镜!

……

 

那个年代,工厂里分成不同的车间和大大小小的班组,每个班组每天都有固定的读报时间,这篇《参观蚂蚁啃骨头》的文章一发表,立刻轰动了全厂,解放后上海第一任老市长和国务院副总理陈毅元帅的赞扬,使工人们倍感自豪。很快,上海电气就掀起了大搞技术革新的热潮,还影响到了全市、全国。

工人发明家包起帆说:我相信一点,“蚂蚁啃骨头”的精神,就是艰苦创业的精神,无私奉献的精神,一丝不苟的精神,包括吃苦耐劳的精神,这个精神是可以通过师徒之间的关系来传承的。的确,“蚂蚁啃骨头”精神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以全国劳模刘海珊为杰出代表的精神传人,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电气人不畏艰难、开拓创新、奋发有为、立足岗位作贡献,建功立业创佳绩。我们的制造业要立足世界之林,需要在工人中培养大量的能工巧匠,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劳动积极性。“蚂蚁啃骨头”精神是一个时代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。